隨著5G和智能生活方式的普及,個人和家庭迎來了數據大爆發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NAS存儲來備份大容量數據,將它作為24小時可以隨時訪問、不用隨身攜帶的超級移動硬盤。如果你正好也有搭建NAS的想法,這些小建議可以收藏。
![]()
01
數據量大,選擇雙盤位或多盤位
如今NAS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實用性與易用性也變得更強了,甚至有品牌豎起了“更易用、更好用、更安全、更強大”這樣極具顛覆性的私有云普及大旗。當NAS千元機的出現,更是加速了NAS進入普通家庭的進程,掀起NAS行業普及風暴,讓更多普通消費者可以親身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樂趣。很顯然,選擇NAS作為數據備份存儲設備已經不是一件技術門檻很高的事情了,這個暑假就可以安排上了。
你可以將NAS看做是一個不需要隨身攜帶但能夠隨時在線的大容量“移動硬盤”,但又與常規移動硬盤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功能更加豐富。如今NAS操作系統優化做得越來越好,在各個客戶端都進行了App適配以及針對性優化和細分,不管是用手機、電腦甚至是電視訪問NAS數據都變得越來越簡單了,同時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更強。另外,家庭或者工作室不同用戶使用時,你還可以對自己的隱私數據進行加密處理。所以你也可以將NAS當做是一個開放又安全的數據倉儲設備。
![]()
不僅如此,NAS還是一個你可以自己控制容量大小的數據庫。如果你的備份數據量大,建議選擇多盤位大容量NAS,可以根據數據增量、數據容災、數據冗余等需求,選擇組建單一、JBOD、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如果是家庭使用,可以選擇雙盤位NAS,組建單一、JBOD、RAID 0、RAID 1等模式。如果數據量不算多,增速也能控制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單盤位品牌NAS,一步到位。另外,如今很多NAS均支持外接存儲設備進行容量擴展,這樣一來,NAS容量配置問題上,你說了算。
02
選NAS硬盤,針對性優化很重要
搭建NAS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選好NAS硬盤。考慮到用戶的使用需求,廠商早已想好了解決方案,推出了專門針對NAS優化的硬盤。如果你選擇的硬盤已經進行了NAS優化,它的可靠性將優于其他硬盤達到30%以上,那就意味著這款硬盤能夠支持同時向多個源串流數據以及交付隨機數據,并保持速度穩定。同時,硬盤進行NAS優化之后,擴展的錯誤恢復控制可以保證硬盤在即使關機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數據丟失損毀,搭配高級電源管理、低運行溫度以及智能振動容限,即使是多盤位一起使用也不會出現問題。
![]()
不同機械硬盤品牌在NAS優化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絕招。其中,希捷AgileArray技術著重電源管理技術,專為多用戶環境和高強度工作而設計,優化網絡存儲,支持在多盤位環境中實現雙面平衡和RAID優化,從而實現更佳的可靠性和系統可擴展性。而WD RED NAS硬盤系列采用獨特的算法,在NAS和 RAID 環境中實現了性能和可靠性的完美平衡。NASWare 3.0技術的加持,通過提高兼容性、集成性、可升級性和可靠性來提高存儲性能。東芝NAS硬盤則依靠東芝穩定盤片技術來保障數據安全。這項技術采用一個并列的主軸電機來固定電機驅動軸兩端,能輕松抑制系統引起的振動。讓硬盤內部的盤片更加穩定,從而增強扇區追蹤能力,提高讀寫性能。
03
NAS搭配UPS電源,更加穩定
如果你想要隨時隨地都能訪問NAS設備,那就要保持設備供電不間斷。為了保證數據能夠隨時在線,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搭配一款山埔不間斷電源(UPS)使用,尤其是中小企業、創意工作室搭建NAS系統時相當有必要。UPS具有非常短時延的PWM切換裝置,能在停電的幾乎同時,迅速切換到UPS的蓄電池供電,從而給你保存數據的時間(一般在五六分鐘)。通過換電池或外接專用電池組,還能實現長延時效果,NAS就能在這個時間內進行快速備份,從而確保硬盤數據安全穩定存儲。
